8月2日,彭陽縣柴溝流域4000畝矮化密植蘋果樹枝繁葉茂,原州區黃鐸堡鎮3000畝蘋果個頭大如拳頭。固原市通過實施“四個一”林草產業試驗示范工程,做到攻關一個品種、發展一個綠色產業、帶富一方百姓,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,實現生態與扶貧、產業、旅游有機融合發展。
2017年,固原市對標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定位要求,創造性地提出了“一棵樹、一株苗、一棵草、一枝花”的“四個一”林草產業試驗示范工程,圍繞六盤山生態屏障、農田防護林帶、旅游環線、河谷川道區、黃土丘陵區、土石質山區、城市“一屏一帶一線三區五城”的總體規劃,在探索實踐的同時,篩選推廣適宜當地生長的優新品種。
原州區在黃鐸堡鎮建設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基地3000畝,采用“村黨支部聯盟+龍頭企業+合作社”發展模式,吸收原州區4個鄉鎮15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入股,形成集產、研、發、深加工為一體的示范基地。帶動132個行政村34981戶群眾栽植蘋果、紅梅杏、大果榛子等9個經濟林樹種,建設“四個一”林草試驗示范園15個。
彭陽縣采取少量引種、多點試驗、循序漸進、逐步推廣的方式,積極發展矮化密植蘋果、花椒、大果榛子、金銀草等“四個一”林草產業,引進試種新品種147種,示范推廣適宜品種40種48萬多畝,打造示范園20個,示范點30個,帶動群眾人均增收1100元。
涇源縣采取“前店后廠”的模式,按照每戶種1個菜園和1個果園,結合中高海拔土石質山區特點,分南中北三個流域連片開發、整流域推進,規劃發展“四個一”林草工程43.6萬畝。
今年上半年,固原市在示范推廣164萬畝的基礎上,又篩選40個優質品種,完成示范推廣200多萬畝,建設1000畝以上示范點71個、面積19.82萬畝。
固原市將“四個一”工程融入產業培育、脫貧攻堅中,試驗引種的蘋果、梨、大果榛子、黑果花楸等經果林,畝產值可達9000元以上,是種植小麥的8倍至25倍。同時,建立以企業投資為主體的投資機制,廣泛吸納農民以土地、資金入股和務工等形式,建立“租金保底+盈余分紅+打工收入”的農民增收長效機制,帶動基地周邊的農民收入穩定增長。
同時,結合旅游與生態建設,在主要景區景點周邊、國省道干線和清水河、葫蘆河、渝河、涇河、茹河5大流域打造花卉觀光園、梯田觀光和農事體驗、休閑游憩等鄉村旅游區點,使農民依托旅游致富。
固原市“四個一”工程按照生態產業化、產業生態化,挖掘釋放綠水青山的生態資源,融合四大產業,為實現山綠與民富雙贏探索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。(記者 剡文鑫)